南島民族的料理情緣.地悶食

#縱谷線

 

 

▌文字採訪:Lisin Icyang(田瑞珍)

▌平面攝影:高信宗

▌影片製作 :陳欣圓

更新:2022年8月24日

 

錨定臺灣為起始點,東擁復活節島、西抱馬達加斯加島,往南延伸至紐西蘭,這是南島民族分布的範圍,除了語言結構極為相似,文化層面的服飾、工藝技術,廣泛到食料理領域都不難看出互相濃厚的因緣。在南島民族的食知識裡,至今仍保有原始的古法烹飪,在薩摩亞與東加王國稱為Umu,斐濟則稱之為Lovo,它是最保護地球、自然且兼具環保的無鍋具料理。臺灣,南島民族奉為「Mother Land」的島嶼,如此原汁原味的烹飪方式,東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完整保存下來了,族人稱它作icibi,意思是埋在土裡或用地灶烘烤食物。

 

 

由部落嚮導力元哥與淑華姐的帶領,即將前往約海拔500 公尺的舊部落,赴一場icibi 的美食饗宴。沿途入山的路程上,不時採集稍後icibi 需用到的姑婆芋葉。正式拜訪舊部落卡帕里瓦的前刻,不免俗的要與守護天地萬物的祖靈,告知一行人即將前往祖靈地,看似簡單卻誠心的儀式,對於泛靈信仰的原住民族萬萬省不得。icibi 對於族人們的意義,除了飽餐之外,更深層的是透過共食,凝聚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方式。

 

從前部落生活的日常之一,是在上工忙碌之前,大伙兒會在上工前製作icibi 後,等待正午時分,品嚐悶烤之後的千滋百味,是終日辛勞裡短暫的午餐慰藉。備料是工班各自提供要烘烤的食材,吃的內容並無固定菜單,全由每戶人家現有的糧食而變化。

悶烤的食材並非亂無次序的擺放,淑華姐說:「豬肉一定要最上面,悶之後油脂流到每一層,肥肉會入口不膩喔!」讓層疊技巧來哄抬食的味覺層次。首先,有帶皮的地瓜、芋頭跟根莖類要當最底層,再來由下往上的順序為玉米、切塊的南瓜(外皮洗淨勿削)、葉菜類,五花肉要放在最上層,最後調味是灑上料理之光的鹽巴,萬事俱備、只欠東風,一旁等著我們的是準備起火燃燒地烘爐。

 

 

力元哥用山裡的木柴與河床的石頭堆疊成塔,再升起火將塔中的木頭燃燒殆盡,整座icibi 塔燒至完全崩塌。此時撥開岩石與殘留燒白的木碳,將姑婆芋葉包裹好的食材,放進土坑並覆蓋炙熱的石塊,石頭縫隙需鏟土來填滿,再鋪蓋厚層沙土於其上, 這時icibi 的外觀宛如一座小沙丘。原本埋著土、冒著蒸氣的土丘,約莫一段時間後蒸氣排盡,我們知道已大功告成。

 

 

淑華姐俐落雙手掀開烘烤食材的同時,也分享著兒時的回憶,她說:「如果是在家工作的人,早上就叫小孩子把自己想吃的做記號,然後丟進去icibi 悶,等到他們下課回家也熟了,餓了就自己挖開填飽肚子啊!媽媽們就不用忙進忙出還要煮,一次的icibi 三餐搞定啊!」鄰近我們周圍的舊部落場域,有幾處殘留的石板屋聚落,在此尋回過去關於吃的記憶,用心感受的身體吃飽了、心裡也豐足了。

 

 

力元哥說:「未來說不定能把 icibi 納入文化課程學習內。」在一旁原本蒸氣氤醞的 icibi ,已不再是圖個溫飽,更是記錄了當時的生活型態與蘊含的文化故事,從原汁原味的「食」讓體內的靈魂咀嚼每一刻美好。

 

© 2023 Copyright - 台東部落食尚
- made by bounc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