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辣調味,全憑經驗,山林採集的智慧結晶——阿美族酸筍
東海岸阿美族傳統飲食|第一堂課|撒麗坊工作室
教學範圍包含「飲食文化」、「日常工藝」,希望讓參與學員在日常繁忙的生活裡透過手作獲得療癒。
▌文字採訪:蘇鈺婷
▌平面攝影:蘇鈺婷、康舒雅
沒有冰箱的年代,發酵與醃漬是保存食物的重要方法,也是阿美族人的部落飲食特色。夏天是筍類盛產的季節,利用醃漬與發酵工法製成的酸筍,嘗起來酸辣又開胃,是阿美族獨特的消暑聖品。
「上禮拜颱風,原本留給你們用的筍子都被吹走了……。」颱風過境的台東仍是陰雨天,從台 11 線拐彎,向都歷部落的山上去,好不容易踏進作為上課地點的茅草屋——撒麗坊工作室,就聽見講師帶來的壞消息。
還在擔心,沒有材料該怎麼辦?「那就一起去山裡採囉!」既然不如預期,那就自己創造可能!一天之始,就從老師面對困境的態度扎扎實實地上了一課,我們起身隨著老師的步伐,走進山林之中。
「這是刺竹、那是黃荊,還有咸豐草……。」老師似乎內建山林植物百科,沿途看到的各種野菜都叫得出名號,特性、料理方式也都如數家珍,她甚至自豪地說:「如果要在山裡煮東西吃,阿美族只要帶一把鹽就可以了!」話才剛落,老師拿著鐮刀往草叢中砍了幾下,就見她手上就多了好幾隻青嫩嫩的筍子。
回到教室,我們輪流拿起彎刀削筍。先以彎刀削下粗硬的部分,再以手握方式固定嫩筍,另一手剝除口感較硬的外層。不黯拿刀的學員,一個不小心就削得太深,把嫩筍的肉連著皮給削下,讓老師在一旁心疼得大叫!即使如此,她仍是鼓勵我們握好刀,一次又一次的慢慢練習。終於集眾人之力,切出颱風過境後、彌足珍貴的一盤嫩筍丁。
將筍丁以滾水煮 1 至 1.5 小時,等待熟透後撈出備用;另外準備辣椒、花生、芋頭梗分開煮熟,如果是已曬乾的芋頭梗,則要先泡軟再撕開。「原本是要分開煮,但全部裝一鍋,喇一喇也可以啦!」老師似乎早就看透,面前的學員回家絕對沒耐心分開川燙,被看穿的我們只好吐吐舌頭、會心一笑。
接著將食材放涼,拌入粗鹽醃漬,最後加入煮開的水淹過食材。封罐後,就是東海岸夏季不可或缺的酸辣好味道。
「酸筍不要在室溫放太久,發酵越久會越酸。」老師建議我們,封罐後在陰涼處放置一天,即可進冷藏。「老師!冷藏可以放多久?」「老師我的辣椒夠嗎?會不會放太多?」 酸筍新手仍在勤勞抄筆記、問問題,面對接踵而來的提問,老師微微一笑:「你們邊做邊試吃,剛剛好就好。」
一句「剛好就好」,是老師從年輕時學習阿美族傳統料理,到現在為人母親,經過一年又一年竹筍產季,積累出的經驗與智慧。即使我們只是新手上路,經過嘗試與調整,一定能做出自己「剛剛好」的酸筍風味。